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台安县实验小学“每周一诵”成果展示-
“经典诵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涵养学生人文品行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年级:《弟子规》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阳光下的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风光正好;下雨时,周围的群山笼罩在蒙蒙烟雨之中,若隐若现,也非常奇妙。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无论是化淡妆还是浓妆,都是那么的美丽。
一年级(7)班
指导教师:刘珊珊
《弟子规》
泛爱众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二年级(6)班
指导教师:王洋
指导教师:刘书婷
《论语》
君子之德,高山仰止;君子之怀,百川归海;君子之志,百折不回;君子之节,宁折不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忠诚之心,信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三省吾身,道之常。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日无书,百日荒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义礼智、忠信孝悌,天下归仁,天下大同。
君子的品德像高山一样,让人仰望。
君子的胸怀宽广,就像所有的河流都流向大海一样。
君子立下的志向,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会放弃。
君子的气节是宁可折断,也绝不弯曲。
同情他人的心思,这就是仁。
羞耻憎恶的情感就是义。
内心的恭敬、尊重就是礼的体现。
能够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就是智慧的体现。
忠诚的心意体现了信。
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
多次反省自己,
这是自然之道的常规。
做官的人如果有余力就应该去学习;学习的人如果有余力就应该去做官。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如果只是学习知识而不去思考,那么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那么就会感到疑惑而不能肯定。
默默地记住知识,并且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天资聪明而且爱好学习。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如果一天不读书或学习,许多事情都会变得混乱无序,仿佛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那么近期就会有忧患。
智慧的人喜爱水,
仁德的人喜爱山。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要选择别人好的方面来学习,
看到别人不好的方面,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就要改正。
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心怀仁慈和友爱,爱好广泛,品味高雅。
爱人如己,处事合宜,行为规范,明辨是非,尽己尽责,诚信守诺,事亲以敬,兄友弟恭。
整个世界或所有人都趋向于仁爱之道,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当全社会普遍遵循仁德时,人与人之间将实现和谐共处,社会达到高度稳定与繁荣。
人类共同发展、互相尊重、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望。
四年级(1)班
指导教师:王浩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原本就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之中。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它依然坚韧挺拔,任凭那东西南北的狂风呼啸。
五年级(6)班
指导教师:吕晓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