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班 班主任 张海洋
寓言篇幅短小精悍,善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们以启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富有寄寓性,总是巧妙地将深刻复杂的道理蕴藏在简单浅显的故事之中,让人在莞尔一笑的同时,不禁掩卷沉思。寓言用令人心悦诚服的方式教人分辨善恶,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将许多真知灼见蕴藏在故事之中,发人深思。
曾子淇
刘家豪
孙翊涵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三年三班 陈冠维
开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如同揭开了一幅描绘人生百态的画卷。这些流传千年的故事,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对后人灵魂的拷问。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无情剖析。
《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揭露了人性中投机取巧的可笑一面。他不懂音乐,却混在乐队中装模作样。这种行为看似可笑,实则发人深省。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像南郭先生一样,靠着蒙混过关度日?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不仅害人,最终也会害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掩耳盗铃》中,一个小偷想偷一口大钟,因钟太重便想砸碎搬走。敲钟时怕声音暴露,便捂住耳朵以为别人也听不见,结果被当场抓获。这个故事比喻自欺欺人,终将败露。
读罢这些寓言,我恍然大悟: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面照见人性的明镜。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渺小,也让我们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些寓言故事像一剂剂良药,治愈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它们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走得更远;唯有真诚以待,方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从这些寓言中汲取智慧,我们应当成为务实而真诚的人。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三年三班 姜慧珠
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的小故事又好玩又有意思,合上书页,我的脑海里还浮现着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龟兔赛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虽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却决心要挖平这两座大山。别人都笑话他,说这么大的山怎么可能挖得完。可是愚公说:"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挖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山移走。"最后,天神被他的坚持感动,帮他把山搬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放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
读到这里,我的脸有点发热。想起上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我就放弃了。和愚公比起来,我真是太容易放弃了。愚公面对的是两座真正的大山,而我遇到的只是一道小小的数学题啊!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遇到困难一定要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
《守株待兔》的故事也很有意思。那个农夫因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天天守着树桩等兔子,结果田地都荒芜了。老师说过,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不能把偶然的好运气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更不能因此就不去努力。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每个小故事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平时容易犯的错误。寓言里的动物和古人,其实都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每当我想要偷懒或者耍小聪明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些故事,它们就像一位位智慧的老师在提醒我。
妈妈说,这些寓言能够流传几千年,就是因为它们讲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我要把这些故事记在心里,让它们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好朋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三年三班 李美臻
读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我发现每则故事都像一面明镜,映照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书中既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情节,又有耐人寻味的智慧,让我在阅读中获得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守株待兔》。宋国农夫因为偶然捡到撞树的野兔,便每天守在树旁等待,结果田园荒废沦为笑柄。这让我想起班里有的同学总想着碰运气考高分,却不愿认真复习。故事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想要收获就要脚踏实地,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
还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故事叫《井底之蛙》。讲的是在一个废弃的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井栏边来了一只东海的大鸟,大鸟对井里的青蛙说了很多外面世界的美好。告诉它外面天空有多么之大,地面有多么的宽广。青蛙听了惊呆了,觉得自己太渺小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像青蛙一样见识短浅、孤陋寡闻、安于现状、盲目自大,我们要好好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面,永远不做井底之蛙。
书中还收集了很多类似佳作:《掩耳盗铃》里偷钟人的自欺欺人,让我明白了不要做逃避现实的“鸵鸟”;《揠苗助长》中农夫的急功近利,教会我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甚至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像-串串钥匙,帮我打开了理解人性的门窗。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古人把仁爱、诚信、智慧等美德,巧妙地编进寓言里。就像春天播撒种子一样,这些道理在读者心田悄悄生根发芽。这本书不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更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三年三班 王芊儒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三年三班 张纾旗
今天我读完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里面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就像魔法口袋,藏着好多让我恍然大悟的道理!
最让我笑得停不下来的是“掩耳盗铃”。那个小偷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大家就都听不见了,结果被人当场抓住。这让我想起上次偷偷吃糖果,以为躲在窗帘后面妈妈就看不见,现在想想真是太傻啦!原来不管自己怎么骗自己,事实都不会改变,做错事一定要诚实面对。
“刻舟求剑”的故事也特别有意思。船一直在走,掉剑的人却在船舷上刻记号,怎么可能找回剑呢?这让我想到数学考试,老师教的解题方法就像船,题目变了方法也要跟着变,如果只记着原来的做法,肯定会做错。学习要像聪明的小猴子,学会灵活思考!
还有“愚公移山”的老爷爷最让我佩服。他带着全家人挖山,不怕困难也不怕别人笑话,最后连天帝都被感动了。我平时读书总是偷懒,看到愚公的故事,我决定以后每天坚持读书,就算刚开始读得慢,读得不通顺,只要坚持一定能读得越来越流利!
这些故事就像神奇的种子,种在我心里慢慢发芽。它们让我明白:做人要诚实,做事不能太死板,遇到困难要像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努力,总有一天能完成目标!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和大家一起变得聪明!
读《杞人忧天》有感
三年三班 张嘉格
最近,我读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故事里有个杞国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别人好心劝他,他还不相信,一直忧心忡忡的。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又好笑又有收获。
我觉得这个杞国人实在太爱瞎操心了!天那么高,由无数气体组成,根本不会塌下来;大地又宽又厚,稳稳当当的,怎么会陷下去呢?他总是为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愁,既浪费时间,又让自己不开心,这种担心真是没有必要。就像我的同桌,总担心考试时铅笔突然断了、橡皮不见了,结果考试前紧张得不得了,反而影响发挥。
不过,我也在想,虽然杞国人的担心很可笑,但我们是不是也能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呢?他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会去思考天和地的问题,只是用错了方法。如果他能把这份好奇心用在科学探索上,说不定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就像科学家们研究天气变化、地质运动,虽然不是“瞎担心”,但也是在思考天和地的奥秘呢!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遇到事情要先冷静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不要像杞国人一样盲目忧虑。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但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探索和学习。以后,我可不想做“现代杞人”,我要开开心心地学习新知识,用智慧解决真正的问题!
本期视频图片文字均来自三年三班师生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