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专栏 > 【每周一诵】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台安县实验小学“每周一诵”成果展示(37)

【每周一诵】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台安县实验小学“每周一诵”成果展示(37)

2025年05月15日 21:26:32 访问量:4

  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台安县实验小学“每周一诵”成果展示-


“经典诵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涵养学生人文品行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三十七期“每周一诵”经典诵读展示

一年级:《回乡偶书》

二年级:《弟子规》(节选)


三年级:《声律启蒙(节选)

四年级:《长歌行

五年级:《论语》(节选)


 一年级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一年级(3)班

指导教师:史晓菊



 二年级

弟子规》(节选)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译文:

做事的时候,即使再紧迫,也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行事。

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僻怪事,不要好奇过问。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想用别人的物品,应该明明白白向人请求、以征得同意;如果没有询问主人意愿,或者问了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擅自取用,那就是偷窃行为。

借人物品,应该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二年级(2)班

指导教师:田颖



 三年级

《声律启蒙》(节选)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釭。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译文:
楼对阁,门对窗。浩瀚无边的大海对奔流不息的长江。荷花制成的衣裳对香草编织的帷帐,玉制的酒器对银制的灯盏。青黑的织布帐幕对碧绿的油布车帘。锋利的宝剑对闪烁的金缸。大臣忠心耿耿可保社稷稳固,小人巧言令色会使国家颠覆。汉代的中兴世祖刘秀重任大将马武,夏朝的残暴君王桀杀害忠臣关龙逄。秋雨潇潇,菊花明媚灿烂,开满小径;春风袅袅,翠竹枝繁叶茂,遮蔽门窗。



三年级(5)班

指导教师:张晓敏


 四年级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院子里的冬葵菜郁郁葱葱,早晨的阳日光把葵叶上的露水晒干了。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带给了大地,万物都焕发发出勃勃生机。总是担心秋天来临,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凋零。许多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向大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重回西方?年轻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那么,等到年老时就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四年级(4)班

指导教师:邱艳


 五年级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五年级(3)班

指导教师:张莹莹




END


-台安县实验小学-
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编辑:曹海英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辽宁台安实验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