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专栏 > 【研学动态】第15期 | 优课分享:《牛郎织女(一)》执教者 张莹莹 导师 陈英鸽

【研学动态】第15期 | 优课分享:《牛郎织女(一)》执教者 张莹莹 导师 陈英鸽

2024年12月16日 15:11:22 访问量:110

                          


为扎实推进实验小学“青蓝工程”师徒结队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校开展了《凝青蓝之力 展新秀风采》青蓝工程初期导师指导课活动。

徒弟们本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向师父们请教,在师父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研读新课标,潜心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最终呈现出一堂堂各具特色的汇报课,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执教教师个人简介

张莹莹,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她始终坚信: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台安县三好班级”,也曾被评为“鞍山市优秀青年教师”曾多次参与国家、省科研课题的研究。执教的课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优质课。她的教学理念是:平淡是我们的本色,耕耘是我们的脚步,无悔是我们的追求,燃烧是我们的价值。

课堂风采

张莹莹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讲的是美丽善良的仙女和勤劳忠厚的小伙,历经苦难,终于拥有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多么令人神往!故事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张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气氛活跃。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倾听和学习,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角色扮演则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的角色和情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相应的生字词。

2.巩固运用速读方法,继续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3.结合课后题,复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特点。

4.进行故事创编,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和不可思议。

教学准备:

1.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2.角色扮演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字词大闯关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牛娃,他每天被自己的哥哥嫂子虐待,吃不饱也穿不暖。有一天还被哥哥嫂子赶出了家门,没想到被赶出家门后,竟发生了一个奇迹。什么奇迹呢?请翻开课文第10课。

二、快速默读,掌握字词

1.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嫂”

在这些人物中,我们特别注意这个字的写法。嫂字,它的右半部分,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注意这一竖要写完臼字再拉通。我们称呼哥哥的妻子为嫂子。

3.多音字“落”

活动二 故事我来讲

一、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你会把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童年时、成年时、成家时。


二、根据时间线,谁能复述这个故事呢?

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能基本把故事说清楚,但语言不够简洁。

你把故事说得十分完整,很多具体细节,都说得很清楚。比如哥嫂让牛郎吃馊饭,住牛棚等。接下来,我们就省去这些细节,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谁来先带大家回忆一下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根据学习《猎人海力布》的经验,学生梳理出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有1.抓住关键人物。2.抓住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事件。3.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概括主要内容。

预设: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叫牛郎的孩子,从小受到哥嫂的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后来被哥嫂赶出家门,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最后和她结为了夫妻。

【设计意图】从人物到内容,复述到概括,层层递进,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长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活动三  故事我来演

一、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创编故事

1.明确要求。

同学们,在刚刚讲述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牛郎童年身世凄苦,只有老牛日日相伴,那他是如何对待老牛的?(预设第三段)看来牛郎照看老牛的确挺周到,那牛郎和老牛都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是牛郎你会说些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加入情节,小组内演一演吧!

2、同学进行评价。

、了解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

1.分角色朗读对话。

哥哥、嫂子是怎样把他赶出去的呢?文中描写很详细,我抽几个朗读高手情景再现。 

哥哥:“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好,我这就走!”

同学们,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预设:听出了哥哥的贪婪和嫂子的狠毒。

2.分角色扮演,体会人物特点。

3.学生评价。

、感受人物品质。

同学们,我们再次回顾这些情节,发现这些情节虽然有详有略,但是,缺一不可,这就是民间故事的另一个特点,情节环环相扣,他们共同促成了牛郎和织女的相识。但除了外部条件的推动,是什么样的品质、性格促成了他们两的相遇、相知呢?

预设1:我认为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有相同的命运,织女在天上生活很苦,牛郎在人间的生活也很苦,所以他们互相都很珍惜对方。

预设2: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牛郎的勤劳、善良、乐观、老实。因为他善良,才会对一头牛无微不至地照顾,让老牛想要报答他。因为他勤劳,才会在被哥嫂赶出家门的情况下,自己安家。织女,也正因为她的勤劳、善良才会愿意和他在一起。

预设3:除了牛郎的勤劳善良,我觉得让他们在一起的原因还有织女渴望自由和幸福,如果她不渴望自由,就不会下凡间,就不会和牛郎相遇。而且织女也心灵手巧,能织一手好布,她知道自己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这样她才有勇气和牛郎生活在凡间。

【设计意图】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让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品质。得出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感受民间故事的不可思议

民间故事来自民间,主人公往往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却拥有勤劳、善良等优秀品质。所以才会有放牛娃和仙女结为夫妻的奇迹,最近同学们读了很多民间故事,你还在哪些民间故事中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情节呢?

预设:我读过《田螺姑娘》,田螺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帮助年轻人洗衣做饭。《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最后变成了蝴蝶。《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竟然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都哭倒了……

其实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老百姓用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传递着真善美。

【设计意图】感受民间故事的不可思议,也为第二节课创编故事埋下伏笔。

、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课后大家可以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同学听。故事中有很多情节写得很简略,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情节,做好相应的标记,想想你准备怎样把它创编得更吸引人?



在研讨环节,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说课,以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评课领导和导师以及同组教师则从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点评,肯定长处,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探讨提升路径。这种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氛围,为导师指导课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坚持积累;博采众长,见贤思齐,更是新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此次导师指导课,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听评课活动也将推动教师们进一步明确成长方向。相信青年教师们必将璞玉绽光、乘风启航,迅速成长为实验小学教学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以上文章来源于鞍山市孙鸿雁名师工作室

文字:张莹莹

编辑:张海洋

校对:孙鸿雁

审核:张   程






编辑:曹海英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辽宁台安实验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